与生命有缘:郎平日记诞生的故事
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,中国女排的辉煌刻在了时代的里程
碑上。中国12亿人曾为女排队员每一个漂亮的扣球、每一次精彩
的拦网而一起心跳、一起欢呼,这是一些最振奋人心、最难忘的
时刻。在这支冠军的队伍里,郎平是个典范的球员,家喻户晓的
“铁榔头”,连续六年被评为“全国十佳运动员”。
1986年,她结束运动生涯后的第二年,如愿以偿---《郎
平日记》出版了,洋洋十余万字的日记,真实地记载下了从198
1年到1985年,郎平和她的队友、教练在异国他乡顽强拼搏,数
次夺取世界冠军的每一天。
她尝到了写作的甜头。“将来有一天,写好自己的自传。”
成为郎平埋藏在心里的又一个目标。结束运动员生涯,郎平去美
国读书,潜心掌握语言,用心钻研现代体育管理。她和我们若即
若离了。正是这样的“距离”,使她接触了一个更大的世界,积
累了在海外执教、打球的经验,吸收了另一种文化的精华,这是
一次具有远见的选择。
八年后,祖国一声需要,把她召回了中国排坛。从1995年2
月开始接手,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,郎平用短短的16个月时
间,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,又迈进世界强队的行列,世人惊叹:
这是奇迹!
从运动员到教练员,从世界冠军到世界最佳教练员,郎平对
排球的驾驭能力是非凡的,她好像就是为排球而生的,生命有缘。
一个人成名以后会怎样?直到1998年年底从曼谷亚运会归来,
她可以圆满地画上这次回国执教的句号后,她毫不掩饰地向新闻
界披露了她现在最想做的三件事:当好妈妈,写好自传,养好身
体。
这12年,她活得太累、太苦、太丰富、太难忘……她很想静
下心来细细地回味、深深地感悟所发生的一切,所走过的路,以
示对生活的纪念。
作为她的好朋友、“管家”,自然成了帮她出点子,出好这
本自传的“幕后策划者”,这是后来我们这个“出版郎平自传小
集体”给予我的美称。
我苦苦地寻找郎平的最佳“搭档”。当我把郎平和我的另一
个好朋友---陆星儿的名字,同时装进脑子里时,忽然发现她
们在诸多方面有相同处、有结合点。我相信,直觉是最好的判断。
当郎平爱不释手地读完著名女作家陆星儿的散文集《母与子
---留给未来的回忆》后,她被深深地打动了。
女教练、女作家相会在上海,一拍即合,开始了美好的合作。
这位女作家,在郎平自传上下的功夫,超过她自己的任何一部作
品。尽管郎平的个人生活也有“不顺”或“挫折”之处,但是她
的生活绝对是欢乐大于苦恼,因为总是有那么多人喜欢她,关心
她,爱护她。相识的,更多的是不相识的……1999年6月